7/10/2008

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為何你已經濟獨立還要當煮飯婆兼洗碗工

我必須聲明世界上仍然存在很多心甘情願分擔家務的男性。

家務這種東西實在很奇妙,做好了看不見,不做通通看得見,做得好永遠得不到奬賞,做不好就會引來陣陣的抱怨與嫌棄。有趣的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常常理所當然的落在女人的身上,而這種理所當然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實在很令人好奇。

如果這樣的理所當然發生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裡,我並不覺得驚奇,但是為甚麼在雙薪家庭男女各有自己的工作,要求女性做家事還是比較理所當然,男性可以袖手旁觀或裝沒我的事也不會被責備,且鮮少覺得心虛。

就我的觀察其因有三,之一:基礎能力懸殊-因為你會所以你做。

如果兩人當中,其中一人的廚藝較為高超,那為甚麼要另一個人煮,然後吃比較難吃的呢?
這是很合理的想法,但其中其實隱藏著不合理,例如:當”為甚麼是我煮?”這種問提出現時,廚藝高超的一方常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因為你煮得比較好吃啊!”小心!這類型的讚美屬於一種毒藥,聽到之後會有種複雜的優越感,而這種讚美的毒藥如果喝太多,家務就永遠落得你做。我們應有忍受吃難吃食物的美德,讓對方也有學習的機會,並適時鼓勵,漸漸提升他煮菜的能力與信心。

之二:孔孟名言遺害千年-君子遠庖廚。

會搬出這句大絕以逃避家務的人,我想是誤解了孔孟的原意,老先生們的意思不是要君子遠離廚房不要煮飯做菜,而是說君子不忍殺生,不忍聽見動物的哀號,才會遠離宰殺豬羊的廚房,如果當時說的是”君子遠屠刀”,也許誤解會少一點點。
通常會說出這句話的人,抱著男人不應該做家事的心態,並且引經據典試圖高尚化自己卑劣的行為。
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意而使用,是無知;如果已經了解原意還用這句話當擋箭牌,則是無恥。

之三:原生家庭的影響-爸爸像爺爺。

父母親的相處模式, 容易被後代模彷學習,這就是為甚麼家庭暴力大多代代延續,小時受暴長大就成為施暴者。人家說女兒長大像媽媽,兒子長大像爸爸,角色學習會以相同性別做為對象,所以只要看他父母就可窺知他以後大概是怎樣的人,每個人當然有個別差異,對於自己不想學習的行為也會盡量避免,以免重蹈覆轍,但其它當下沒有發覺是不好的行為就很容易潛移默化的學習,上一輩的觀念會不知不覺根植心中,但許多受這些觀念影響的行為卻已經不適合存在於自己這輩所組的家庭。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父母輩生活模式為男主外、女主內,自己的家庭則是男女皆主外的雙薪家庭,延續父輩對家務處理模式回家就只躺著喝茶看電視,期待著家務都會有一個人幫忙做好,就會引發家庭衝突。


要解決家事女人一肩扛的問題其實並不容易,它還是時時受性別刻板印象與社會期待的影響,如果想要在家庭生活裡取得完全平等的地位,獲得相同的利益,有時還是需要使用一些心機來達成的,共勉之。

0 comments: